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211章 婚事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常态,只是……前两日齐王府上派了人去安丰伯府,要为齐王长子聘娶我那外甥女。”

    唐辎神色冷凝,“果有此事?”

    “我自家的亲外甥女,骗你作甚?”张元玕看看唐辎,“唐大人,总该拿出个章程来啊,那齐王长子早已聘了正妻,难不成我那外甥女好好的正室不做反而去做妾?”

    “我回去便与家里商量,定个日子下来,散出去请帖,齐王再要做什么,也不好张口了。”

    “既然如此,明儿内人便去叨扰一二。”

    看出张元玕是真着急了,唐辎安抚道,“我们两家既然定了亲家,便绝不失信,你放心。”

    张元玕叹了口气,“齐王势大,如今圣人又无太子,万一以后……”他摇摇头,“安丰伯也是两难。”

    唐辎想到几年前陈家悔婚一事,便道,“齐王虽势大,品行却不及后面的几位皇子,要不然圣人当初立太子的时候便立了他了,何必等到现在?”

    说起立太子,两人俱是一叹,张元玕道,“听说这几天又有人上折提出‘永不立太子’,已经被几位阁老压下了。”

    “是严舸的门生?”

    “不好说,他的对头也有可能,这人是个好投机的,眼下圣人这个样子,说不得他又要冒出来。”

    严舸进京是得了上一任的国子监祭酒的推荐,然而他却太着急,没等站稳脚跟便急着向圣上邀宠,得罪了一大片人,这几年除了在国子监里搅风搅雨便没什么大作为,这样一个权欲极重的人,是不会甘心就此沉寂的。

    唐辎一回到家,便与王氏提起了此事。

    王氏一听,立时便炸了,“这叫什么事!怎么就专抢我家的儿媳!”

    她来回走了几步,冷声道,“说不定是这陈氏做了什么!”

    唐辎道,“婚期早些定下吧,如今朝廷上的事不好说,早些把媳妇娶进来,免得生变。”

    王氏当即打发李嬷嬷去办。

    “宁姐儿这几天还好吧?”唐辎问道,自从宫里的嬷嬷来了家里,他就没怎么见过女儿,又是也都是王氏通过丫鬟转达。

    王氏叹了口气,“还不是就那样?天天规矩管着。——我这两天又与老太太和夫人商量了,她们只肯再多出两千两银子,打发叫花子呢?也太拿不上台面了。当初我嫁进来,老太太从我嫁妆里克扣了多少东西走?如今倒装起傻来了。”

    唐辎想了想,“算了,别折腾了,老太太最看重的就是银子,跟她要,难。再说了,该给多少嫁妆,朝廷自有定例,任你给多少,也不过是锦上添花。”

    王氏冷笑,“你们可真是亲祖孙,连说的话都是一样的,要我说,三皇子虽有那样的名声,宁姐儿到底是嫁入天家,本就应该多给些陪嫁,当初老姑太太嫁到鲁王府去,又陪送了多少?”

    依唐家的规矩,女儿出嫁,公中要出两千两银子的嫁妆,但嫁入天家又有所不同,太夫人的小姑子,鲁王府的那位老太妃,当初出嫁的时候唐家陪送了不下三万两银子的嫁妆让她带去。

    这些事王氏也是知道的,她道,“我们宁姐儿不敢和老太妃比,不过三皇子也是天家龙子,给宁姐儿的嫁妆轻了,只怕外头人瞧了要说咱们唐家不行了呢。”

    王氏继续喋喋不休,“老太太还好意思跟我提二丫头的事,说什么‘为了二丫头的事花了不少钱打点为了二丫头的事花了不少钱打点’,哼,难道是我让她把二丫头送出去的?自家立身不正,怪的了别人?”

    这话太刺耳,唐辎听不下去,便起身道,“我去书房了,有事叫人去找我。”

    王氏瞪着他的背影,恼怒地骂了一句,“一家子没有一个好人!”

    唐辎离了后院,半路却变了主意,打发亲信去牵马,也没有知会人,便悄悄地去了万和坊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皇帝重病不起,官员们很难见到皇帝,只好走太太路线,各府夫人们皆往宫中觐见。

    王氏娘家没在宫中见着王氏,自然要问一句,得知王氏“病了”,就要派人去探望,知道了实情,王尚书的母亲一向心疼王氏,便向太夫人施压,又让儿子王尚书向唐侯爷施压。

    唐侯爷有些担心时局——毕竟皇帝重病,眼下既没有立下太子,也没有遗诏,皇长子年长,入朝参与政事已久,却母家卑微,四皇子年幼,却是唐家和另外几个大家族一起支持的,将来谁能登基尚在五五之数——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,唐侯爷此时只愿家中太平,不要因为家事而为人所称,就劝太夫人暂息怒火。

    太夫人答应给唐曼宁出五万两嫁妆,却提出要更改唐家长房嗣子,由五爷唐辑顶替唐辎的嗣子身份,在这个关节上唐侯爷怎么肯答应?太夫人便闹着要将唐辎从族谱上除名,要赶出唐辎一家,“我死了以后,随你们怎么折腾,只要不叫这不孝的东西在我眼前晃!”被唐侯爷以“如今朝廷不安,家里的事不可弄得尽人皆知”为由,劝其忍耐一二,太夫人便坚持要将唐辎该为唐家旁支。

    唐侯爷还需要王家的鼎力协助,不可在此事上不给王家脸面,就将唐辎过继给了唐家旁支一位已经故去却极有名望的远房长辈,庶子变嗣子,又给了唐辎一座位于京城东城的不大不小的宅子和五千两银子,令其择一吉日搬入。这样,既给了王家一个交待,又安抚了太夫人的怒火。

    唐曼宁得知五叔唐辑顶替了他们父亲的位置,而他们这一房已经被迁出了唐家嫡支,过继给了唐家旁支一位与故去的唐老侯爷同辈的三老太爷——这位三老太爷是唐老侯爷的唐兄,一生守在老家读书,没有子嗣后代,已经故去二十多年了——不禁大怒,要与太夫人理论,被女官们拦住,又被唐松劝下了,决定忍一时之气,等将来在王府站住脚跟后再为父亲报仇。

    既然已经被迁出了唐家嫡支,再住在安平侯府里也是难堪,何况唐侯爷还给了宅子,他们不搬也不行,王氏哭了一场,虽有娘家许诺为她撑腰,却也恨起了唐辎。

    唐辎这一房要搬出安平侯府,可唐曼宁还要待嫁,便决定等唐曼宁出嫁后再行搬家,王氏除了女儿的婚事什么也不肯管,不得已,唐辎只得嘱咐唐松,让唐松安排人去东城收拾屋子,因为唐辎这一房在唐家失势,哪怕有个即将成为王妃的女儿,可唐曼宁的婚事又被人传说成了冲喜,欺上门来的自然也有,唐曼宁经过一系列的打击,性格越发坚强。

    曼春得知唐辎被过继的事,听说一家要搬出候府,问明白了原因后,心中既为家人能远离灾祸而高兴,又恨太夫人无情。

    晋王派人送了一篮苹果和橘子给唐曼宁,以安其心。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