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一节 精诚合作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建安六年孟春咋暖还寒,洋洋撒撒雪花宛如粉杏,为许都亭台楼阁披上一层雪白素妆。  刘协身着青色常服负手立于窗前,远眺风雪朦胧中琼楼玉宇,眼中充满了难以掩饰焦虑。

    过去一年中袁绍伏诛,邺城光复等一系列捷报本该让汉廷上下弹冠相庆才对。可身为汉天子刘协心情却始终开怀不起来。他看来逆贼灭亡固然值得高兴,可曹操权倾朝野令他寝食难安。随着曹军黄河以北取得一场又一场胜利,曹操威望也随之与日俱增。哪怕他外征战一年,许都文武依旧是以曹司空马首是瞻。毋庸说荀彧等人情愿五百里加紧地将重要公文送去河北绝断,也不愿意让自己这个近咫尺天子亲政。

    “陛下,吴大夫、董将军求见。”

    小黄们通报声打断了刘协思绪。年轻天子旋即坐回案边,清了清嗓子道,“宣。”

    不多时小黄门便领着吴硕与董丞走进了云台殿。但见两人一进门就朝着刘协双双腑身叩拜道,“参见陛下。”

    “二位卿家平身。赐坐。”刘协抬手一挥,一旁内侍连忙为两位重臣搬来了坐枰。

    “谢陛下。”吴硕与董承叩首谢恩后,便一左一右地坐了下来。

    刘协见二坐定之后,又朝殿内小黄门使了个眼色。那黄门见状立即会意地领着一干内侍退出了云台殿。眼瞅着碍事之人都已清场,刘协态度立马就发生了急剧变化。只见他一把抓起案牍上一卷奏折。急不可耐地向吴硕与董承控诉道,“二位卿家,蔡安贞竟上请封曹操为丞相,这可如何是好?”

    “丞相?荒谬!荒谬!”董承一听蔡吉为曹操请封丞相立马就跳了起来。其实也难怪董承会如此激动。丞相一职起源于战国。秦从武王开始,设左丞相、右丞相,但有时也会设相邦,魏冉、吕不韦等都曾此职。秦统一六国后只设左、右丞相。西汉初年萧何独任丞相。后迁为相国。萧何死后相国一职由曹参继任。到惠帝、吕后到文帝初年,又开始分设左、右丞相由于王朝结构下“相权”与“皇权”必然会形成冲突,很少有皇帝能长期忍受权力过大相权。因此皇权强盛时期。皇帝总算不遗余力地削减“相权”。

    汉武帝就曾设立内廷制衡丞相。到武帝末年,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,从此到西汉末年。大司马权势一直丞相之上。待到汉成帝时,何武以丞相一人难以处理繁多政事为理由,建议立三公制。于是成帝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,遂以大司马、大司空、丞相为三公。这一措施旨分散丞相权力,既将丞相、御史被分割为三,三公实际上是三个宰辅。哀帝时改丞相为大司徒。东汉初年又改大司徒、大司空为司徒、司空,改大司马为太尉,三公之中以太尉为尊。此外为了加强君主权力,权归君主,协以内廷尚。  三公仅为备员。东汉末年,大权从皇帝又转移到外戚、宦官手中。三公也由此成为一种空衔。

    眼下若要封相,无疑就得先废除名存实亡“三公制”,恢复与皇权分庭抗礼“丞相制”。本来曹操就已经够嚣张跋扈,要是再许以丞相之职。岂不是让其如虎添翼。不过让刘协觉得郁闷是提议者不是别人,正是一直以来被他寄予厚望蔡吉。难道真如俗话所言,嫁出去女儿,就是泼出去水?

    相比董承激动,刘协郁闷,吴硕倒是显得颇为稳重谨慎。却见他紧蹙眉头思虑了半晌之后。语出惊人道,“臣以为陛下拜曹操为相也不无不可。”

    刘协没想到吴硕也会站到蔡吉那一边,瞠目结舌之下竟不知该说什么才好。倒是董承抢先一步替其质问道,“吴大夫何出此言!世人皆知曹操狼子野心,挟天子以令诸侯。而今陛下加冠即,尔等不思辅佐陛下亲政,却接连献媚权臣。究竟是何心?”

    董承一席话可算是说到了刘协心坎里。话说刘协与蔡吉同岁,今年刚巧满二十岁。依照两汉习俗,男子满二十就可行加冠之礼。一旦完成加冠之礼,就表示刘协从一介少年成长为了成年男子。满朝文武自然也就不能再以刘协尚未成年为由阻止他亲政。因此董承话音一落,刘协便随之挺起了胸膛摆出一副“朕要亲政”架势。

    然而吴硕政见上虽与尚令荀彧有诸多分歧。但有一点看法两人却是一致,那就是现刘协还不适合亲政。诚然刘协这些年来一直都努力学习做一个明君。但这世上有许多事情并不是光靠努力就能成功。特别是权利这等事不仅要看个人才华,要看运,看势。姑且不论刘协运气如何,至少目前局势对汉室并不利。所以吴硕和荀彧都认为汉室现需要一个像曹操那样能臣力王狂澜。两者区别于,荀彧认为刘协只要安安分分地做好周天子,放手让曹操为大汉平定江山便可。而吴硕则认为,因由文武百官一同辅佐天子,不可任由曹操一家独大。所以就算明知会让年轻天子不悦,吴硕还是实事求是地向其劝阻道,“陛下明鉴,眼下天下未定,还请陛下暂缓亲政,以大局为重。”

    眼见吴硕再次一忤逆自己意愿,刘协脸面顿时涨得通红。却听他不服气地反驳道,“蔡安贞双十年华,便已统领大军征战河朔,其功绩是丝毫不逊于曹操。朕与蔡安贞同岁,又是堂堂男儿之身,如何不能亲政?如何不能御驾亲征?”

    “陛下有此决心,实乃大汉之幸。”董承连忙跟着一起附和道。当然他之所会如此卖力地支持刘协亲政。说到底也是为了自己权势着想。两汉朝堂从来不缺外戚专权。然而董承与曹操虽同为外戚,可曹操是先有了实力再做外戚。而他董承除了外戚身份之外别无它长。甚至还顶着董卓余孽帽子。这就意味着董承权势完全取决于皇权大小。刘协权利越大,董承地位也会随之水涨船高。相反刘协要是一辈子做傀儡,董承也只能一辈子做个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